企业实施ISO9000认证的好处及ISO9000体...
企业实施ISO9000认证的好处和ISO9000系统认证的申请流程
一、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简介: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和保证标准起源于英国BS5750标准于1987年正式颁布(第一版),至今已被近200个国家或地区等同或等效采用。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发展起来ISO2015版9000系列标准。
ISO实施、实施9000标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为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降低企业采购/销售成本风险、消除贸易壁垒做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实施ISO9000家庭标准是完善组织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提高组织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有效控制组织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获得客户信任,扩大市场份额,促进组织效率的增长和发展。
二、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对企业的好处及其原因ISO9000族标准能有效完善质量管理?
第一,ISO9000家庭标准满足了组织完善质量管理的需要
任何产品或服务都通过标准或技术标准来反映客户的需求,但如果提供和支持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就不可能一直生产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正是由于这种关注,ISO产生9000标准-质量体系标准。
第二,ISO9000族标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在ISO在9000标准的基本概念中,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即ISO9000家庭标准是基于对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完成的理解。换句话说,所有产品(服务)的质量也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形成的。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必须控制过程。控制过程反映了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主要是预防。
第三,采用ISO9000家庭标准可以规范质量管理,规范质量活动
实施ISO9000,需要建立一个文件质量体系。质量体系要求各种活动的范围和目的、做什么、谁做、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如何做、使用什么设备和材料、如何控制和记录活动,使工作遵循规则,遵循规则,纠正违规行为。实现从人类治理到法律制度的转变。
第四,实施ISO9000家庭标准,建立自我完善机制
一个组织实施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建立后,可以具有自我完善的功能。建立质量体系后,标准要求内部质量审查和管理审查按要求不断进行。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质量,不断提高质量。
取得ISO9001认证的意义
在2000版ISO9000系列中,ISO9001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通过认证,企业可以证明其能够稳定地提供满足客户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有效的运行体系可以不断改进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ISO9000标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吸收了世界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精髓。它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能有效提高组织的市场适应性,使企业不可战胜: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取得ISO9001认证意味着企业在管理、实际工作、供应商与经销商关系、产品、市场、售后服务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提高供应商的质量信誉
20世纪是生产效率的世纪,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企业扩大市场的主要战略,因为质量信誉将赢得市场,市场将获得效益。质量认证体系实施后,市场上将出现认证产品与非认证产品、认证注册企业与非认证注册企业之间的无形界限。所有认证产品或注册企业都将在质量信誉方面取得优势。
◆指导供方选择供方单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用户的有限知识和条件,很难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ISO9001认证,可以帮助需方在纷繁的市场中,从获准注册的企业中寻找供应单位,从认证产品中择优选购商品。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了质量认证体系,这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在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应得到普遍认可和认可ISO9001证书将是突破障碍的重要途径,成为通往世界的有效护照,事半功倍。
三、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程序质量体系认证申请:
1.1.申请人应当提交授权代表签署的正式申请.申请书或附件应包括:
1)申请人简介,如组织性质、名称、地址、法律地位、人力资源等。
2)申请认证的产品或服务范围。
3)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必要时提供资质证明、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4)咨询机构和顾问名单。
5)较近一次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6)关于质量体系和活动的一般信息。
7)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并提供评估所需的信息。
8)其他引用文件说明拟认证系统适用的标准。
1.2.认证中心应根据申请人的需要提供相关的公开文件。
1.3.认证中心自收到申请人申请材料之日起30天内作出受理、不受理或改进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受审方)。以确保:A.认证要求明确,形成文件并理解;B.解决了认证中心与申请人的理解差异;C.认证机构有能力对申请人申请的认证范围、经营场所和申请人使用的语言等特殊要求进行认证;D.必要时,认证中心要求审核方补充材料和说明。
1.4.双方签订了质量体系认证合同。当需要解释具体的认证计划或认证要求时,认证中心代表负责按照认证机构认可的文件进行解释,并向相关方发布。
1.5.收到的信息将用于现场审核和评估的准备。认证中心承诺保密并妥善保管。
四、现场审核前的准备
2.1.现场审核前,申请人ISO9000标准建立的文件质量体系应至少提前3个月向认证中心提交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
2.2.认证中心准备成立审核小组,*专职审核员或审核组长作为正式审核的一部分,填写《质量手册审核表》,通知审核方并保存记录。
2.3.认证中心应在文件审核通过后,与审核方协商确定审核日期,并考虑必要的管理安排。初审前,受审方应至少提供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审核的实施记录。
2.4.认证中心任命一个合格的审,确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代表认证中心进行现场审核。A.审核小组成员为国家注册审核员。B.必要时聘请专业技术专家协助审核。C.审计小组成员和专家的姓名。认证中心应提前通知受试者,并提醒受试者是否对*的审计师和专家有异议。上述人员与受试者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受试者有权要求更换人员,但必须经认证中心同意。
2.5.认证中心正式任命审计小组编制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和日期应得到审计方的同意。必要时,安排初步访问审计方,检查现场,了解特殊要求。
5、现场审核: 审核根据受审方选定的认证标准,在合同确定的产品范围内审核受审方的质量体系。主要程序如下:
3.1.第一次会议:A.介绍审核组成员和分工。B.根据文件和范围,明确审核目的。C.说明审计方法,确认审计计划和需要澄清的问题。
3.2.实施现场审核.收集证据对不符合项写出不符合报告单.不符合项类型评价的原则是:
A.严重不符合项目主要是指质量体系不符合约定的质量体系标准或文件要求; 导致系统区域严重故障或严重后果不符合,可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B.轻微(或一般)不一致主要是指孤立的人为错误;偶尔不遵守文件的后果不严重,不会对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3.3.审计小组编制审计报告,得出审计结论。审计结论有三种情况:1)如果没有或只有少数一般不符合要求,建议通过认证。2)有许多严重的不一致性,短期内不可能纠正,建议不通过认证。3)有些严重不一致,可能在短期内纠正,建议推迟认证。
3.4.通知受审方审核情况和结论。
3.5.召开末次会议,宣读审核报告,受审方对审核结果进行确认。
3.6.认证中心跟踪受审方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的效果。
六、认证批准
4.1.认证中心应在现场审核后一个月内通知受审方审核结论,并纳入认证后的监督管理。
4.2.认证中心负责认证中心总经理批准的认证证书,并在*出版物上公布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单位名单。公告范围包括:合格企业名单及相应信息(产品范围、质量保证模式标准、批准日期、证书编号等)。
4.3.对不能批准认证的企业,认证中心应当给予正式通知,说明原因。企业至少需要6个月才能再次申请受理。